和谐客家 服务社群(公会职能) 早在十九世纪从客家乡团初步成立以来,无论是当初先贤漂洋过海,在此地求生存、求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是稳定、繁荣的今天,公会以服务社群为本,持之以恒,凝聚力量,深根固本,开枝散叶的方式虽然有所不同,但宗旨始终不变。
崇先报本:秉承客家传统精神,感恩祖先,树立爱国爱乡的高尚情操。 崇文重教:教育年轻一代求知进取,掌握知识,提升素养,共同建设文明社会。 和睦乡邻:荣辱共当.福难同享互相帮助,联系感情.增强客家族群凝聚力。
促进和谐(公会交流) 人际伦理,是高尚的智慧。在乡团组织里,和谐相处与圆融氛围至关重要。会员众多,背景各异,必须有强大的凝聚力及运作体系来维系;提倡感恩与包容之心,注重沟通交流,换位思考,心平气和地达至圆融。 扬善敬德:取长补短,借他山之石玫玉.集众人优势来优化组织。 感恩包容:感恩相助.包容过失、以互相尊重为前提,组织才会更团结友善
大器客家 掌握时机(公会机遇) 机会总是会留给有准备与善于把握的人。公会这个大舞台,专注为会员提供归属感与成长机会,且机会多样,包括日常生活的融洽与社会地位的成长,特别是政经文教领域。公会致力在推广文教的同时,提升政商参与程度,推动乡亲事务与政商实务对接,为会员开拓更多上升机会,吸引更多年轻和优秀的人才加入。
拓展视野:提供更多的平台和创造机遇进一步扩大以政商文教为核心的会务范畴。 关心时政:提高政治敏感性,学习掌握政局最新动向,争取走在时代的尖端开创未来。 与时俱进:重视借助经验的积累把握时机,创造佳绩。 创新客家 优化组织(公会建设) 加强团队管理的精神,在保持优良传统管理理念的同时,引进合适的现代管理方式,融汇贯通,将组织管理推向更高层次。 招贤纳士:公会组织的延续与传承.需要规模的保障.新会员的吸收加入是中心工作。 优化青年:年轻新会员加入后加以专业培训,以便未来顺利接棒,推动会务。
团队领导优化领导集体,提高组织绩效、发挥良好的领导集体效能。 分工合作合理分配会务.各司其职.紧密配合.使组织更完善。
整合资源(公会管理) 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公会存续的重要保障。专业的财务管理与相关的良好口碑,会使乡亲更具信心与好感,愿意加入,团结互爱;进而发挥会员们的特长,创造资源共享的平台。
资源共享整合会员各种优势.共享优质资源.发挥会员的强项.创造更多的商机。
创新永续:资源的善用与分享,不仅利于眼前,还要不断创新探索,永续经营。 强化财务: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化与透明化的财务管理是强化财务的不二法则。 永续客家 提升形象(公会价值) 良好与正面的公共形象,是维系组织发展的基石,展示自身魅力,吸引乡亲认可。形象需要维系,更要不断提升,从多个层面如文教与慈善、态度与行动等齐力发挥,以臻理想境域。
以诚待人:诚心待人.热情大方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推动各类公益活动。 广结善缘:与其他组织紧密交流及强化互动.以累积人脉的实力及发挥和谐的力量。 文教慈善:推动文教与慈善工作、不仅有助于形象的提升也为文明社会的塑造尽心尽力。
传承文化(公会责任) 文化是乡团凝聚力和创造力的灵魂和血液,它可以丰富会员的精神,激发会员的创意及提升公会的软实力。通过传承、创新和传播,将优秀的客家文化代代相传,让客家文化延绵与永续。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使命。 美食文化:客家美食即是饮食文化.又是中原文化.原乡文化和大马饮食的结合,所以弘扬客家美食文化,更是对客家文化的传承。 民俗文化:客家民风民俗和礼仪文化是客家人生活的真实纪录,秉承民俗文化是巩固客家文化的重要环节。 山歌文化: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头文学,它富有客家人的语言特色,形成民歌中的独立一支客家人无事不歌,无处不歌。 它是客家生活的写真,又是客家人的历史民俗民风、情爱和精神的反映客家民系是一个以歌为图腾的汉族民系传承和弘扬 客家山歌,是对客家文化一个全方位的传承和延续。 
|